亲爱的家长朋友,大家好,这里是家庭教育微课平台,我是你们的朋友孙慧丽。今天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所谓卫生习惯包括饮食、睡眠、休息、运动等,从小培养孩子这方面的习惯,孩子会受益一生。
在日本,有一家食品公司要招聘一位卫生检测员,一位衣冠楚楚、气度不凡的年轻人自信地走进了总经理办公室。他优雅的谈吐、扎实的专业知识赢得了总经理的好感。没想到就在年轻人转身离去的时候,他下意识抠了一下鼻孔,这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并没有逃过总经理的眼睛。结果可想而知,一个没有良好卫生习惯的人怎么能够做卫生检测员呢?
看来卫生习惯不仅影响自身的健康,也是一个人素质好坏的体现。父母该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
首先让孩子明确良好的卫生习惯,主要包括:
一,衣着干净整洁。
二,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
三,注意睡眠质量。要按时睡觉,并且保障睡眠时间应充足。教育不规定小学生每天要睡足 10 小时,夏季保证 1 小时午休。睡眠的姿势要正确,不要俯卧,也不要蒙头睡觉。要让孩子单独睡一个床,不要与父母或其他亲人一个被窝睡觉。
四,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五,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在马路上吃东西,不边吃边玩,不贪食,不喝生水,不吃腐烂水果,生吃瓜果要洗净或消毒等。
六,注意牙齿健康,早晚要刷牙,每次饭后要仔细漱口。
七,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最好每月刷洗一次书包。因为书包是我们每天都要携带的,经常清洗可以清除细菌。
八,得了传染病要及时向老师报告,并留在家中休息,直至身体痊愈。在家养病治疗时不要到处乱跑,以免传染给他人。
九,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和乱扔杂物,随身携带纸巾或手帕,将吃过的口香糖、要吐的痰等吐在纸巾里、手帕中。时刻切记爱护环境是一个现代人应有的责任。
十,要注意用眼卫生。
其次,家长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为人家长身正为范。家长具有榜样示范的作用,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对于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养成,家长本身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家长的行为应充分表现其教育性。例如每天的刷碗,家长一边身体力行做示范,一边知道孩子如何做,并适当让孩子自己做。在家里看到地上的纸屑,就不动声色地把它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地上脏了,主动拿扫帚扫干净,桌面脏了自己擦一擦,桌椅歪了排一排等等。久而久之,孩子就在无声的声叫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二,循序渐进形成训练。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提出不同内容的卫生习惯要求。如孩子上一年级时,一般要求学生服装整洁、书包干净,不留长发和长指甲,每天刷牙。养成刷牙习惯,不买零食、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把培养卫生习惯的目的意义讲清楚,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的加以培养。
三,严格约束规范性训练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质朴的心灵中落下良好习惯的印痕。如课间行为的训练,看到地上的垃圾能及时捡起来,不随地吐痰扔垃圾。个人卫生的训练要保持指甲、手脸、衣服要清洁,饭前便后要洗手等。
四,充分发挥外出作用,增加在公共场合和外出游玩时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家长应充分利用在公共场合和外出游玩的机会,增加孩子的个人卫生和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介绍卫生、保护环境等的知识,使孩子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教育。
总而言之,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孩子长期努力,需要家长不断的督促引导。对孩子进行卫生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