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大家好,这里是家庭教育微课平台,我是你们的朋友魏元春。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孩子自私怎么办?
在外出就餐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里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带孩子出去聚会聚餐。当上来好吃的饭菜时,他们会迫不及待的把饭菜首先转到自己的孩子跟前,然后不停的给孩子夹着吃夹。那吃长此以往,孩子自私的行为就形成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会觉得孩子越来越自私,并且会问孩子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其实孩子的很多行为是反映在我们家庭的教育问题上。那孩子为什么会有自私的行为呢?
首先是家长长期的过分溺爱骄纵的结果。现在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实施,虽然很多家庭成为了非独生子女家庭,但是优越的家庭环境,特别是祖辈和父母众星捧月的态度,孩子们在家中还是处于说一不二的核心位置。这样就助长了孩子的独占欲,强化了他们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孩子只知享受和索取,忘却了付出和奉献,长期下去逐渐发展成极端自私的情感和行为。
另一种原因就是人的发展来看,婴儿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期。那 2到5 岁的儿童正处在发展多种角度、多种立场考虑问题的能力阶段。最初他们对待事物和他人的时候,总是直接联系自己,不能考虑他人。所以就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那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自私的不良品行?
首先我们要取消孩子在家中特殊的地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尽量不要给孩子特殊待遇,合理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第二是引导孩子尊重和关心长辈。要让孩子学会享受,应首先考虑长辈就餐时好菜可以夹给长辈先吃舒服的位置要让给长辈去做,别人为自己服务时要表示感谢,让孩子懂得关心别人,也是非常愉快的。
第三是让孩子学会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家长应该指导孩子从小学会穿衣、整理玩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给爸爸妈妈倒茶水等,让他体验到父母劳动的艰辛,懂得从小热爱劳动,以便将来在家庭和社会中多做奉献。
第四是为孩子创造经常与小伙伴交往的机会,鼓励孩子将自己的玩具、图书借给小伙伴去玩,学会与孩子分享,养成互相谦让的好品德。
第五是拒绝孩子无理的要求。对于孩子提出的不切实际无理的要求,家长必须坚决而且明确的进行拒绝,并说明拒绝的理由。
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家长们会慢慢发现,孩子们学会了与人分享,真正的建立了他人意识,也就帮助孩子改掉了自私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