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任性怎么办?家长应该怎么办?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家庭教育观念不同,家庭成员教养方式出现严重不一,所以就导致了孩子任性的行为普遍存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任性是儿童意志薄弱、缺乏自控能力的表现。孩子任性其实并非天生,而是有多种原因引起的。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有的孩子把任性作为获取情感的一种手段。那有的孩子为了满足某种物质需求,有的孩子哭是为了得到别人的承认。那有的孩子任性是因为我们教育的不当。对于孩子任性,家长首先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认为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好了。另外一些家长则用自己的任性来对付孩子的任性,你越不听话,我非要你听。还有... admin 2022-11-20 166
如何拓展孩子的思维广度? 什么是思维?人都有一个能想会算的大脑,这想和算就是通常所认为的思维。人的大脑用进废退,勤用脑有可能成为人才,不用脑有可能成为狼孩。总之思维拓展的培养重在坚持,家长要不失时机的引导孩子,相信经过日积月累的训练,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admin 2022-11-20 166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所谓卫生习惯包括饮食、睡眠、休息、运动等,从小培养孩子这方面的习惯,孩子会受益一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孩子长期努力,需要家长不断的督促引导。对孩子进行卫生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卫生习惯。... admin 2022-11-20 193
怎样与孩子沟通 心理沟通是指相互之间的理解与默契,爱的充分表达与深切感受,是情感的相通与情绪的共振。家长要做到对爱的充分表达,孩子对爱能有深切的感受,这就是顺畅的沟通了。... admin 2022-11-16 96
孩子粗心怎么办 粗心是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面对这样的错误,家长们简单的归罪于粗心大意,一般都习惯于从要端正态度这个角度来责备孩子,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那么到底如何来纠正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呢?... admin 2022-11-13 125
怎样提高孩子的记忆力? 记忆力实际上就是人将感官输入的信息加以保持,并在一定的时候把这种信息提取的过程。记忆的消退是有规律的,刚刚记忆完毕的时候,20分钟之后记忆的数量就会下降到58.2%,一天之后就会下降到33.7%,一周之后就会下降到25.4%。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admin 2022-11-12 109
孩子不爱干家务怎么办? 很多的家长总是在孩子喜欢做家务的阶段不让他做。在孩子不再愿意做的时候,却抱怨孩子太懒。这是天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生活场景,也是每天都在重复的错误。我们把孩子培养成了甩手掌柜,然后又抱怨他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我们对孩子呵护备至,然后又唠叨孩子娇生惯养。我们在孩子面前永远是一棵参天大树,然后又埋怨孩子经不起挫折。我们永远用不着孩子照顾我们,然后又责备孩子太自私。我们帮孩子安排好了一切,然后又说孩子不独立,这种自相矛盾的教育我们家长们还要继续多久。... admin 2022-11-12 136
如何引导孩子科学使用网络 如果孩子真的已经上网成瘾了,那么家长也不要着急,首先要与孩子建立好良好的亲子关系,因为只有亲子关系良好了,你说的他才愿意听,你才能够采取一些他能够接受的办法。比如说将孩子把兴趣点转移到其他有意义的活动上来。... admin 2022-11-10 98
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作为父母的我们会给孩子毫无保留的爱,而且并不要求回报。但是这种爱绝对不能是溺爱,溺爱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体谅他人。对很多父母而言,孩子小的时候自私觉得无所谓,因为孩子小不懂事,长大之后孩子的自私就会让父母心痛。... admin 2022-11-10 95
怎样培养孩子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竞争与合作是孩子成长道路上必然要面对的话题。任何人的成长、发展、成功都离不开与他人的正当竞争与合作交往。要是孩子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各类竞争,同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善于与他人合作,必须注重和加强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培养。... admin 2022-11-08 111
如何提高孩子写作业的效率 如何帮助孩子提高他写作业的效率,咱们家长可以试试下面几种方法。第一点,帮助孩子树立时间的观念。第二点,我们家长可以言传身教。第三个办法就是环境塑造法。... admin 2022-11-08 77
怎样让孩子保持快乐的心态 一个悲观的孩子容易产生绝望,而乐观的孩子即使在成堆的粪土中仍然能看到青草滋生其间,阳光云影徘徊其上,潺潺流水,好的心态让孩子一生受益。人的快乐心态有四个来源,基因、父母的乐观、表扬、还有成功的体验。... admin 2022-11-08 74
引导孩子正确交友 青春期的孩子会和朋友走得很近,同伴关系的影响在此年龄段也最为明显。所以不少家长最为担心的事情就是害怕孩子交错朋友,误入歧途。A剧的妈妈就是如此,她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想说服小脚丫疏离自己的朋友。可她用成绩和家庭关系片面制定的交友标准,不仅没有得到孩子的认同,反而让孩子认为大人太现实,不能理解自己。B剧的妈妈先肯定了小脚丫关心同学的爱心,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提供了帮助和支持,在得到孩子信任的同时,也融进了孩子的朋友圈。此举有利于家长在孩子交友问题上发挥更好的引导作用,帮助孩子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本剧提... admin 2022-11-06 59
怎样培养孩子的胆量 孩子们的胆量源于父母的榜样作用,母女间的互相理解与帮助可以让双方受益,互相的捉弄虽是人间喜剧,但是给孩子留下的阴影会让孩子牢记终生。 A 剧中的妈妈没有体恤孩子对黑暗的恐惧,只是批评孩子胆小鬼,拒绝了孩子的请求,并且没有解释孩子的失望,带来了报复,母女间会产生怨恨。B剧中的妈妈笑中调侃并陪着女儿上楼解释可疑的景象。最后女儿自己上楼了。本剧提示我们培养孩子的胆量,需要帮他们分析,扶他们一把,甚至可以带一程。成人的疏忽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是不利的,尤其是女孩子。... admin 2022-11-02 60
怎样应对孩子不合时宜的要求 本剧通过隆冬雪天孩子要吃冰棍这一简单常见的小事儿,反映出面对孩子的不合时宜的要求时,家长不同的应对办法带来的不同结果。A剧中的母亲只告诉孩子不能吃牙会被冰掉,孩子没有切身的体验,甚至可能还看到别人在吃,这样做只能让孩子对冰棍更加向往,母女俩不欢而去。而B剧的母亲让孩子到外面摸摸雪,冰冷的感觉会让孩子深刻体验到冰棍在肚里也是同样的冷冰冰的感受,孩子自然就会拒绝吃冰棍了。从中警示家长,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说教,体验式教育的收效是最具有说服力的。... admin 2022-11-02 56
劳动习惯人本色 手巧脚勤心脑灵 说起劳动,这应该说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按照传统的劳动的分类理论,劳动可以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大类。劳动也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的形式。而现在的孩子可能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也或者是因为爸爸妈妈对孩子太过关注,太过心疼,所以他们就失去了很多做劳动的这个时间和机会。... admin 2022-11-01 61
教育方法要得当 该剧向我们展示了两个母亲在面对孩子考试失利这一事件时所采取的不同解决方法。A剧妈妈望子成龙心切,却不懂得教育方法,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盲目攀比,以期通过传统的激将法让孩子进步。殊不知这样做直接引发孩子的逆反,造成孩子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甚至会出现厌学情形。B剧妈妈面对孩子失利,不仅充分理解孩子此刻的情绪,而且相信孩子内心有上进的欲望,并且帮助孩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妈妈这一系列处理,把孩子考试失利带来的挫败感一扫而光,孩子心里又充满了前行的力量。该剧提示家长要相信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上进的愿望,而且每个孩子都是... admin 2022-10-31 56
教育孩子从改变自身不良习惯做起 A剧中母亲的话“你是小孩,小孩怎么能和大人比呢?”这是家长常说给孩子听的,孩子可能会天天盼着长大,长大了就可以为所欲为。这种心态驱使下的孩子一旦感觉自己的力量足够强大时,很容易做一些出格的事情。甚至有些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发誓将来我也要做爸爸,我要把今天受的苦都还给我的孩子。B剧中父亲被孩子抢白后,调整好情绪,反思自己,并意识到教育孩子无小事,抓住契机和孩子一起尝试着吃青菜,母亲也尽量把青菜做好,这样的一家人多好。此剧警示我们,如果家长有什么不良嗜好的话,你很难阻止孩子模仿你这样做。武力镇压只能让孩子比你更快... admin 2022-10-31 46
宽容对待孩子犯错 本剧向我们介绍了两个母亲在面对同一个教育问题时所采取的不同解决方法。在孩子出现学习成绩不尽人意、毁坏东西、丢三落四等问题时,A剧的妈妈用无数个“总是”指责孩子,这些来自于亲人的消极评价,如钢针般一次次刺痛孩子的心,又一次次戳掉了孩子的自信,让他本来高昂的头越来越低,直至不再抬头走路。B剧的妈妈用从容自如、就事论事的方法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错误和问题,并把关键点放在指导孩子下次不犯同类错误上。母亲这种宽容的态度和励志的指导深深感动和激励着孩子,从而使得孩子逐步改掉了一些行为习惯的毛病,获得了荣誉。这两种反差如此... admin 2022-10-31 50
培养孩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 孩子的价值观形成基于父母亲人的榜样与态度,过分的应许财富地位以及对他人的蔑视,会使得孩子失去自我,失去人际交往的动力。A剧的成人将房产许诺给未成年的孩子,使孩子过早成为家庭遗产的唯一继承人。多方的宠爱和言语的示范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孩子自我认知与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与障碍。B剧中的爸爸首先清醒过来,提醒老人注意对孩子的影响,并与孩子达成成长的计划,使孩子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认识。本剧提示我们孩子未来的幸福在于孩子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财富并不是关键,需要孩子的父母亲人重新认识。... admin 2022-10-31 54
培养孩子勤洗手讲卫生的习惯 著名的教育学教授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生活习惯亦是如此。A剧中的妈妈刻板的使用了唠叨强迫的方式,甚至替代孩子勉强完成洗手这个过程。虽然心理学认为行为重复多次后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可是如果行为的同时伴随是这种不愉快的情绪,试问谁又愿意再次尝试呢?而B剧中的妈妈使用了游戏、儿歌等有趣的方式,把习惯的培养融入在愉快的氛围中,让孩子欣然接受洗手,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本剧提示我们,儿童时期是形成大量习惯的时期,与其强迫孩子执行,不如植入游戏快乐培养。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开动你们的脑... admin 2022-10-31 52
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合理方式 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父母的艺术处理细腻关注,经常的提醒和适当的鼓励。A剧的妈妈提出要求后,没有提醒和催促,愤怒之下只有关上电视。B剧中的妈妈则是委婉提出要求后立刻提出执行期限,并到时提醒孩子实施要求。本剧提示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时,家长需要与孩子达成共识,形成执行计划,巧妙监督执行,避免形成冲突。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过程与方法,合适的监管简单粗暴,只能达到暂时的效果,合理的方式和提醒可能更合适。... admin 2022-10-31 52
巧妙引导孩子吃鸡蛋 吃饭是个体需求,只有本人知道,不可太过勉强,也不可简单的以营养说事。A剧母亲抛出问题而又不解决问题,反说孩子较劲,让孩子必须吃掉鸡蛋。我们经常教育孩子有话好好说,遇事想办法。而我们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却总是剑走偏锋,不问缘由,简单处理,以大欺小。孩子内在一个强大的声音喊出我就不吃,其实是在说我吃饭我做主,只要孩子不是吃不健康食品在吃上,孩子为什么不能做主呢?B剧母亲抛出问题后,巧妙引导孩子,期待问题解决,并让孩子欣然接受,先做好眼下的事,吃鸡蛋,母子欢乐,还能让孩子丰富知识。... admin 2022-10-31 52
让孩子了解生命来源的真相 我从哪里来?几乎每位家长都会遇到孩子问这样的问题,然而要给孩子一个满意的答案并不那么容易。因为我们一听到这样的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在问我们的生活,怎么办?... admin 2022-10-30 48
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对儿童而言,以刻意的方式来教导生死议题并不合适。应在自然发生的时机中正确坦然地教导孩子生死问题。如A剧养的小动物死了,孩子感到非常伤心,父母却以冷漠的方式来处理孩子的生死疑问,这不仅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一个心结,还就此丧失了孩子自然接触生死大义的机会。而B剧的父母则是通过和孩子一起直面死亡问题,使他知道生命的重要,进而尊重和爱护生命,这正是死亡教育的终极目的。死亡心理学家认为,儿童自幼即对消失与死亡产生疑问与好奇,如果过度避讳或反而以神秘恐怖的方式来处理的话,可能会造成儿童对生命有错误的认识与态度对其人格... admin 2022-10-30 50